石油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
[2] 评论[0] 编辑

玄武岩

中文名称:玄武岩

外文名称:basalt

正文内容:为基性喷出岩的一种。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相当。主要由基性斜长石、辉石组成,次要矿物有橄榄石、角闪石等。斑晶中的斜长石比基质中的更偏基性,辉石以单斜辉石为主,橄榄石常见于斑晶中,熔蚀现象明显,并易蚀变为伊丁石或、蛇纹石。岩石一般为黑色、暗绿或暗紫色。基性喷出岩比中、酸性喷出岩结晶程度高,基质一般为微晶结构,整个岩石为斑状结构,少数见无斑细粒—隐晶结构。基质的结构类型很多,主要有粗玄结构、间隐结构、拉斑玄武结构等。常见有气孔构造、杏仁构造,海底喷发玄武岩流中常有特征的枕状构造。玄武岩在地壳上分布广泛,形成厚的岩流或岩被。从大陆到海洋,从老到新各个时代都可以见到玄武岩出露。

玄武岩玄武岩

目录

颜色编辑本段

黑色,暗绿色


定义编辑本段

岩浆岩


形成编辑本段

玄武岩的形成始于地壳内岩浆的积聚,当岩浆压力增大至喷发时,高温岩浆携带气体喷出地表或海底,随后迅速冷却凝固。在冷却过程中,矿物颗粒结晶析出,形成致密且常带气孔状、杏仁状构造的玄武岩。


成分编辑本段

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,其化学成分与辉长岩或辉绿岩相似,SiO₂含量变化于45%~52%之间,K₂O+Na₂O含量较侵入岩略高,CaO、Fe₂O₃+FeO、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。矿物成分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,次要矿物有橄榄石,角闪石及黑云母等。


特性编辑本段

玄武岩体积密度为2.8~3.3g/cm3,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,可高达300MPa,有时更高,存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。玄武岩耐久性甚高,节理多,且节理面多成五边形或六边形,构成柱状节理。性脆,因而不易采得大块石料,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。由于玄武岩浆粘度小,流动性大,喷溢地表易形成大规模熔岩流和熔岩被,但也有呈层状侵入体的,如岩床等。玄武岩因其高强度、耐磨、耐火等特性,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、道路建设、工业原料及特殊领域。它既是优良的建筑石材,也是制造铸石、玻璃丝布等材料的好原料。


分布编辑本段

福建福鼎、河南洛阳、黑龙江牡丹江、山东沂水、安徽明光及云南腾冲等地均富含优质玄武岩资源。这些玄武岩各具特色,不仅作为高级建筑板材和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优质石料,还广泛应用于化工、建材、纺织等多个工业领域。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用途,展现了作为重要矿产资源的巨大价值。

附件列表


2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辉长岩    下一篇 闪长岩

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